【會後新聞稿記者會】司法議題民意調查-「多數民意贊同檢警分工及限制檢察官濫權上訴,解決司法癱瘓問題」

發表時間:2023-10-12 13:30
【司法議題民意調查記者會】會後新聞稿
-多數民意贊同檢警分工及限制檢察官濫權上訴,解決司法癱瘓問題

今(12)日上午10點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常務理事陳為祥律師、立法委員蔡易餘、立法委員賴香伶、立法委員邱顯智、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鄭文龍律師、台灣制憲基金會黃崇祐副主任,共同出席台灣公民人權聯盟所主辦的司法議題民意調查記者會。

台灣公民人權聯盟理事陳為祥律師指出,9月進行的司法議題民意調查,主要是有三個部分,首先是司法癱瘓問題。司法癱瘓原可從檢警分工來處理,依民調結果,認為將偵查權交給警察,有44.8%民眾贊成;認為增加人力只有36.5%,但法務部卻以增加人手來回應。且法務部方案有重工問題。司法癱瘓另有應限制檢察官濫權上訴問題,容許無限制上訴,有50%贊同限制上訴,37.7%不贊同。

第二部分,是有關司法信心之調查。司法改革及司法公正性滿意度均僅有三成左右。

第三部分,有高達8成民眾認為,總統司法政策沒有印象。民眾有8成人卻不知道總統候選人之司法政策,有關司法癱瘓問題無解決,總統後選人卻無對策。現在能做的就是應該趕快立法,總統候選人應趕快來做。

蔡易餘立委認為,因為詐騙案件有高度組織性及隱密性,所以案件會分散在不同地區。而被害人會在不同地檢署進行同一份筆錄,這讓被告及被害者疲於奔命。今天我們已提出更具體做法,由警察來負責偵查,讓檢察官扮演好追訴者角色,從這次民意也可以看的出來,人民犯罪受到追訴,亦應受一次審判就好,如果無罪,就不要一再上訴,台灣司法改革亦共識,今天大家在這裡,都沒有政治立場,亦認為此為可行之改革方向,希望大家可以支持,讓此方案能夠通過。

立法委員邱顯智認為,看到此民調相信大家都非常認同,司法癱瘓是非常嚴重的問題,今年就有32位檢察官離職,可見大量的詐騙案件和其他案件,癱瘓檢察系統,例如受害人提出告訴後,2年才開一次庭,無法處理,此會動搖司法公正性。

民眾對司法國是會議是無感的,所提出之司改政策,例如國民法官法中人民參審的門也開的很窄,就是有意不讓人民參與司法。這次民調也就讓台灣人民看到警訊,有8成的人不知道總統候選人有什麼司法政策,但是總統候選人亦未提出具體政策方向,聯盟之民調已相當有參考意義,各總統候選人應該負責任具體提出。

立法委員賴香伶表示,這12月都在審法務部及司法院預算,司法院說要增加7千人,法務部要增加1百人,司法業務應該要簡化,資訊化。檢警應分工,法務部卻有本位主義,又未能回應民間團體的解決方案。詐欺案起訴率只有21.9%,定罪率低,人力上完全無法支應,從民調可看出,國民已有法治觀念,卻無信心,如不趕快制度改革,只會累死基層,但現在總統如不聽從民間團體,但只知道增加人力,卻不思改革,是不好的。

然而法務部仍堅守本位主義、不願接納民團意見,使民間團體的解決方案未獲回應。如果只願意增加人力而不思考改革方向,最終將累死檢察基層、癱瘓司法。

新聞聯絡人:
林秉豐/民權盟宣傳組主任 0937-232-351
分享到: